当前位置:资讯 > 国内资讯 > 广西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造环境监管利器

广西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造环境监管利器

2014-01-13 10:47 分类:国内资讯 来源:中国环境报

广西环境监管与预警信息系统大平台,上联环境保护部、下联直属单位与14个市局,业务覆盖、信息整合了“五个一”工程,即“一个顶层框架、一个统一平台、一个数据中心、一张基础地图、一个中心机房”。
截至2013年10月,整理入库重点污染源819家,环境统计企业4877家,污染源普查数据53781家,监督性监测企业2947家,排污申报企业23480家,风险源278家;动态接入了32个水自动站在线监测数据、51个大气自动站在线监测数据、16个近岸海域在线监测数据,动态接入的站点在线监测数据平均每天约100万条。
在广西环境监管与预警信息系统大平台中,广西环保厅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综合行政办公子系统、网上申报子系统、规划计划管理子系统、污染防治管理子系统、项目审批子系统、核与辐射管理子系统、总量管理子系统、自然生态综合管理子系统等20多个子系统逐一呈现。所有的子系统同在一个大网络中运行,所有的数据信息同在一个数据中心交换,所有的业务处室、单位同在一个大平台上办公。
完成16个海水自动监测站建设,建成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海上自动监测网络,通过涵盖北海、钦州、防城港沿海3市海域16个海上自动监测站的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实现对水温、溶解氧、pH值等12项指标的监测,部分浮标还能实现对气温、风速、风向、气压、相对湿度等气象参数的监测。
“这可是我们实施环境监管的重要法宝,它不但拥有海量的记忆,还有一双时刻警备的‘千里眼’,企业排放的污染物达不达标,最新的污染源排放情况我们都能第一时间掌握。”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3楼应急指挥中心,环境监察总队的工作人员施显波指着大屏幕告诉记者。
在大屏幕上,一张广西行政区域地图映入眼帘,地图左边有广西14个城市联网的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数据。系统既监测企业废水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又监测企业废气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浓度。
信息化建设无疑给环境监管带来了很大变化。按照一个“顶层设计一体化、系统开发一体化、网络建设一体化、数据管理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广西构建了一个环境预警预测、监控监管、决策指挥的信息化体系。
从无到有,从分散到集中,从数据不准、信息不畅到形成“五个一”信息化建设模式,广西环境信息化建设取得瞩目成绩。其背后有何特色?数据共享平台如何建立?如何消除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 带着一连串的疑问,我们走进广西环境信息中心,寻找问题的答案。
1 如何设计搭建信息化体系?
用信息化统领环保工作,以信息流打破部门“壁垒”
当今社会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留给环保部门的响应时间却越来越少,广泛的共识是,只有全方位应用信息技术为环境监管服务,才能提高环境管理的效率和科技含量。
曾经一段时期,广西环保部门处于家底不清、数据不准、信息不畅、疲于应对的局面。特别是2008年,先后暴发“华银铝”、“广维”污染事件,现场应急能力跟不上,也无法及时掌握现场的应急处置情况。
如何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怎样解决部门处室之间业务交流渠道不畅、数出多门的现象?广西环境保护厅提出了“用信息化统领环保工作”的要求。
广西环境信息中心按照这一要求,从环境保护部、部分省环境信息中心和广西互联网中心,请来多方专家会诊。梳理出了以信息流打破部门“壁垒”,优化业务流程,建设一个上连环境保护部、下连直属单位与14个市局,业务全覆盖、信息全整合的“一个顶层框架、一个统一平台、一个数据中心、一张基础地图、一个中心机房”的广西环境预警预测、监控监管、决策指挥的信息化体系。
为消除行政管理方面的“壁垒”,信息中心与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一起探讨业务流程,整理业务关联,梳理各部门间的业务数据关系。调研、论证、提方案,前后开展座谈交流1000余次,跑遍了八桂大地14个市,形成需求分析文档17多万字,编写概要设计文档8万多字,操作手册多达13万字。
走出去,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和模式;请进来,请各类专业软件公司技术人员讲解信息化的新理念、新技术。信息中心与中标软件公司一道,采用最新技术融通整合,从技术层面将全厅20多个业务子系统归入统一的环保业务平台(即综合业务协同系统),一个用户一个“密钥”,实现了统一用户管理、统一身份认证、单点登录和协同办公。
经过6年的艰苦奋战,广西环境信息化“五个一”工程初见成效。
2 系统实现哪些跨越?
构建跨平台的数据管理机制,实现数据互通共享
10多年来,一直在广西环境信息中心工作的黎一盈主任,参与和见证了广西环境信息化建设的历程。“现在我们终于实现了所有的子系统同在一个大网络中运行,所有的数据信息同在一个数据中心交换,所有的业务处室、单位同在一个大平台上办公。” 黎一盈欣慰地说。
如今登录广西环境监管与预警信息系统和环境在线监测监控系统,一个以广西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为决策指挥龙头,以自治区、市、县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环境监管业务为支撑,以全区环境监测、环境监察和环境在线(国控、区控、市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体系为基础的信息资源整合技术框架顶层设计示意图,展现在记者眼前。
随着鼠标移动,在系统大平台中,广西环境保护厅综合业务管理平台、数据中心、网上申报子系统、污染防治管理子系统等20多个子系统逐一呈现。
一旦企业排污口排放的污染物超标,数据就会自动显示红色,并提示环保部门系统管理人员进行处理。“这就是我们依托污染源自动监控开发的‘超标事件调查处理管理软件’”,工作人员讲解说,“一旦发现超标排污情况,系统可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自动调度责任部门开展现场监督执法。”
黎一盈告诉记者,目前所有的环境信息数据都进入一个数据中心,用一张图将各种环境管理要素集中起来,统一空间数据管理平台,实行分布式信息的集中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针对数据采集、环保业务、信息应用等,按照环境保护部制定的统一标准进行全面规范,依托数据中心协同和共享,以达到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融通性。
同时,各业务子系统采用了既相对独立又融会贯通的技术处理,使业务程序和工作职能互不干扰。子系统之间设定接口,以保证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与业务关系的一致性,实现业务流与公文流关联。
黎一盈还介绍说:“所有的数据都是互通的,各系统都能调用所需的数据,实现数据共享。各子系统独立维护自身的数据,并共享其他子系统提供的数据。”
当谈起信息化给广西环保工作带来的改变时,黎一盈坦言,信息化建设促进了广西“环境管理转型”,将环境保护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变低调为高调、变防守为进攻、变孤立为协同。
“以前,环保系统上下级之间掌握的情况、数据等信息不对称,可如今环保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了很多,各级环保部门同步掌握排污监控数据,我们协同作战的能力比以前强多了!”
3 环境应急中信息化威力几何?
实时传输数据和图像,快速联动应对突发事件
企业排放污水如何计量?环保部门怎么监管?曾经,环保部门疲于检查,企业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而信息化发挥了其准确、高效的优势,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为快速、联动地应对突发问题提供了可靠而有效的保障,对企业监管实现了看得见、说得清、行得通。
为遏制环境污染事件频发态势,确保环境安全,广西环境保护厅将2013年确定为环境安全年。这一年,环保厅组织对“高风险、易出事”的酒精、淀粉、制浆造纸等企业进行突击检查。
在前后3次行动中,指挥中心共投入了视频会议系统、海事卫星电话、环境应急监测车载3G视频、信息中心的3G回传设备及移动手机终端系统等多个信息化系统开展工作。
无论是指挥中心,还是14个分中心的领导、专家,都能在第一时间看到突击检查组通过信息化设备传回的现场检查画面;第一时间听取检查组的现场情况汇报;第一时间指挥检查组开展后续行动。
而现场督查组通过信息化手段,将现场画面传回指挥部,实现实时互动通信。再通过视频会议系统,传达到全区14个指挥分中心。在指挥部,可以实时了解现场检查情况,专家也可以就遇到的问题提供技术指导。
环境安全年的3次行动,可以说成功地检验了全区环境信息化建设能力水平。环境信息化建设成果的投入使用,不仅极大地方便了整个行动的开展,同时也是广西环保工作向信息化、精细化管理转型的有效探索和实践。
此外,广西还建设完成了核应急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是国家核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西公共应急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承担着广西核应急响应指挥、维护指挥体系运行、按照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和启动应急预案等职能。
在指挥大厅,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告诉我们,今后坐在大厅里就可以直接观看广西防城港红沙核电站的运行情况,可以随时远距离指挥核电站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4 信息化如何助力海洋监管?
打造“海洋千里眼”,建设海上自动监测网络
环境信息化改变了原来传统的手工采集环境信息数据的监管模式,实现了环境信息采集、传输和管理的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是环境管理决策的基本保障。
结合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海域环境质量现状及沿海地区经济布局的实际,广西环境保护厅建设完成了16个海水自动监测站,建成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海上自动监测网络。
通过涵盖北海、钦州、防城港沿海3市海域16个海上自动监测站的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实现对水温、溶解氧、pH值等12项指标的监测,部分浮标还能实现对气温、风速、风向、气压、相对湿度等气象参数的监测。
这一监测网络填补了广西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的空白,实现了对广西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控和赤潮等海洋灾害性污染事故的预警。
“这些海上自动监测站分为A、B型两种, 能监测水温、溶解氧、pH、氧化还原电位等。其中两个浮标上安装有气象监测仪,气象参数采集间隔时间为每15分钟1次。”在广西海洋站监控中心,蓝文陆博士打开大屏幕向记者介绍。
“千里眼”具体是如何工作的?据介绍,自动监测站具有数据存储和无线传输功能,其监测数据首先通过中国移动网络传输到移动基站,然后再通过互联网将监测数据传输回监控中心服务器,从而实现对数据的实时监控。
水质异常时,通过“千里眼摄像系统”,可以每分钟拍摄1次水质情况,及时传回监控中心,用以准确判断水质情况。
广西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工作人员说:“这些浮标就像‘海洋千里眼’,时刻通过计算机联网系统监测海域的水质情况,不但可以提前3天预报赤潮发生,其他污染事故一旦出现也能及时发现。”
在近岸海域建立环境监控与预警体系,广西实现了对海域的动态监控和预警,提高了近岸海域环境综合管理水平,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发展保驾护航。
不难看出,信息化使广西环保充满生机与活力,用分管信息化工作的副厅长黎敏的话说:“信息化是一场革命,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广西环境保护的未来。”
借着环境信息化大发展的东风,广西正一路前行。

上一篇: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下一篇:环保局长们的纠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