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市场行情 > 深圳市民热盼“中水回用”进家庭

深圳市民热盼“中水回用”进家庭

2011-07-26 09:34 分类:市场行情 来源:深圳特区报

            7月22日,50名热心市民应邀来到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参观再生水项目,这是本报发起的“办赛事办城市看变化”活动的第九站。

  凭着前沿的绿色环保理念、科学的循环利用水资源模式,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再生水项目问鼎2010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成为广东省唯一获该奖项目,这是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的全国性最高荣誉。经实地了解,这座现代化商业综合体不但收集雨水灌溉绿化、补充景观水、冲洗广场,而且充分利用再生水冲洗厕所、车库、冷却空调,每年节约自来水达144万吨,参观的市民无不啧啧称奇,连声赞叹。不少市民表示,对深圳这座缺水城市而言,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的节水项目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希望这里的“中水回用”和“雨水利用”项目不仅仅在全市公共建筑中推广,还应尽快推广普及到住宅小区当中,使深圳成为国内节水示范城市。

  景观水靠收集雨水来补充

  站在南山区海德一道向北看,眼前连片新颖别致的建筑群就是深圳新兴的现代化商圈——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核心区,在这里,国际连锁五星级酒店凯宾斯基,商业航母海岸城广场,集博物馆、剧院、文化科技博览中心于一体的保利文化广场,以及海岸大厦和天利中央广场等现代化的高档商务楼宇云集,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深圳湾畔。

  最吸引参观市民眼球的是南北两侧广场面积宽广的U字形水池,只见池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清风徐来,顿感清凉宜人。

  “这儿还是第一次来,没想到环境这么美啊。”看到漂亮的水池,市民彭春禾在感慨之余,也不免发出疑问:“我们不是来参观这里的节水项目吗,可这么大的水池岂不是很浪费水?”

  “水池景观水来源不是自来水,而是靠雨水收集来补充。”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黄思光向参观的市民们介绍,这个水池不仅是水体景观,还是雨水收集的平台。他说,深圳市降雨量充沛,除了水池外,他们还利用楼顶面积收集雨水,该核心区屋顶面积为5.51万平方米,有很好的条件进行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那么,雨水究竟如何收集和使用呢?黄思光介绍,雨天,屋面雨水经过雨水收集管进入操作间提升泵房,经提升后排入雨水储水池沉淀、储存。景观水体池在雨后也会溢流,进入雨水储水池。储存池的雨水回至操作间,经过滤、消毒后,加压回用至景观水体或用于绿化浇灌和广场道路冲洗等。

  据悉,一年下来,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收集回用雨水总量106670立方米;补充中水水源10643立方米;全年收集利用雨水总量117313立方米。

  中水回用每年环境效益达1460万元

  据了解,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占地30公顷,其中绿化广场面积超过20.2万平方米,景观水体面积3.3万平方米;整个核心区建筑物每年需自来水399.8万立方米,平均每天10950立方米,如此大的用水量如何解决?

  经测算,该中心区每天产生生活污水5510立方米,如果集中收集后处理回用,能大大减少核心区的污水排放量,对保护深圳水体环境,维护深圳湾畔生态体系具有重大的示范作用。

  黄思光说,面对水源紧张的形势,该中心区决定向中水回用要水源。为此,他们对核心区内每栋建筑物产生的生活污水分别进行截流,采用管网集中收集至中水处理站,中水处理站就设在景观水池下面。污水经一系列生化处理、过滤、消毒后,输送至各建筑物,用于中央空调冷却塔的补充用水、地下车库冲洗、部分建筑物冲厕用水。如此一来,中水处理站每天可供应中水4000立方米,整个核心区因中水回用每年可节约自来水144万立方米,按目前的水价计算,每年由此产生的环境效益达1460万元。

  加快推进中水回用进家庭

  “深圳是一座海滨城市,很少有人会想到深圳水资源严重缺乏,而事实上,深圳是全国七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市民郑政说,这是他第一次了解再生水利用这个项目,觉得这个项目的实施对深圳很有意义,目前中水回用和雨水利用只是在个别公共项目和住宅试点,规模有限,希望政府重视这项工作,尽快向住宅小区和家庭推广这一节水项目。

  市民何立玉说,节约型社会应从每个家庭做起。在这一点上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地的做法值得借鉴。在这些国家,每个住宅下面有三套水处理系统:一是雨水收集系统;二是灰色水储存系统,因为洗澡或洗碗的水相对比较干净,有机质比较少,经简单处理以后,马上就可以回用;三是黑色水处理系统。这样每个建筑物的水回用率可以达到50%至60%。他建议,在每个小区建立中水处理和雨水收集设施,同时在住宅中积极推广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用再生水冲洗坐便器等,这样节约的水资源将十分可观。

  控制内源污染物,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荔枝湖重变清澈

  7月22日上午,市民参观团一行来到荔枝公园,参观经过综合整治而面貌一新的荔枝湖。记者看到,这个曾经黑臭的内湖,水质现已变得清澈,不少游人沿着湖堤休闲地散步。

  荔枝湖是深圳市中心荔枝公园内的标志性游乐设施。湖流域面积253.3公顷,湖面总面积10.91万平方米,平时蓄水量约为10万立方米,以往由于荔枝湖片区生活污水的错排乱接,导致大量生活污水随地表径流排入荔枝湖,水体污染严重影响了周围的居住环境。

  据介绍,荔枝湖先后在15年内历经3次较大规模整治,投入两千多万元,虽起到一定效果,但未能彻底解决水体污染问题。

  市环境科学院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因为以往的治理措施采用单一的物理方法,虽截去了部分外源污染源,但没有采取提高湖水自净能力的措施,进入湖内的污染物形成积累,造成水质恶化。

  根据荔枝湖水污染仅靠截污、清淤、少量补水难以改善湖泊水质并长久保持的特点,深圳市采取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理措施,控制内源污染物,结合生态修复措施提高湖泊水体的自净能力,确保湖水水质在改善提高后长久保持。具体措施包括:

  采用符合实际现状、节省投资的外部重点截污方案,截去荔枝湖3条截污箱涵中60%以上的污水量,降低了荔枝湖的外源污染。

  采用可靠和可行的源水补水措施,既节约了自来水水资源,又可改善荔枝湖水质。

  湖水循环净化系统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多种处理工艺,加速对荔枝湖水进行循环净化,消除了湖水黑臭现象,使湖水变得清澈透明。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改善荔枝湖的水生态环境,该系统建成以后,逐步取消了部分处理设施,节省运行费用,实现良性循环。

  工程采取了箱涵臭气治理、排污管补漏、驳岸修复等辅助措施,进一步改善了荔枝公园的景观环境。

  该工程由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于2006年4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系统运行至今,有效改善了荔枝湖水环境状况,透明度超过60厘米,藻类明显减少,水质满足地表Ⅳ类水要求,实现了还市民一个“蓝天碧水”休闲娱乐场所的目标,成为深圳市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

  该工程开创了国内湖泊水污染综合整治的先河,获2010年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

  旧厂房变身创意园

  南海意库年节电240万千瓦时

  南海意库旧工业区对建筑进行功能改造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并运用了绿色建筑技术,获2010年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

  南海意库3号楼改造项目由深圳招商房地产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位于深圳南山区蛇口太子路“三洋厂房片区”,是深圳最早的多层通用厂房之一。

  随着经济转型,在土地资源稀缺、房价高涨的市场环境下,拆除重建固然能为企业带来很高的商业利润,但将仅仅使用了20年的数十万平方米厂房拆掉,既是对环境的破坏,更是对资源的浪费。

  深圳市决定保留旧厂房并对其进行全面功能改造,使其重新焕发新的活力,将当年的三洋厂房更名为蛇口南海意库,并期待它成为代表新世纪深圳创意产业的科技园区。其中的3号厂房作为该园区最先启动的示范项目,采取了大量绿色建筑技术,如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太阳能光伏发电、雨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回用等。在节能、节材、节水、保护环境等方面运用与整合了其他绿色技术,如空调分区负荷技术、高效节水用具等。

  南海意库3号楼改造完成后,节能率达到67.93%,每年节电240万千瓦时,折合标准煤约936吨;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400余吨。现已进驻各类创意机构40余家。

  实现“村改居”社区物业管理全覆盖

  宝安社区环境面貌全面改善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窦延文)宝安区委、区政府在多次组织调研、广泛学习借鉴国内外发达城市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着眼于宝安城市化深度发展的大局,从2006年起在“村改居”小区全面引入规范化、专业化的物业管理,取得显著成效,现全区已有472个“村改居”社区实现物业管理,由此获2010年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

  2006年4月,宝安区委、区政府在石岩水田召开现场会,部署在“村改居”小区推进物业管理工作。会议确立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总体原则,明确了“每年推进20%、3年达到80%、争取5年内全面覆盖”的总体目标。截至2009年12月底,区财政共投入7.16亿元开展社区公配设施整治和补助物业管理费,推动全区472个“村改居”小区进驻物业公司实施物业管理,占“村改居”小区总数的91%;建筑面积约5000万平方米,占全区住宅物业总面积的30%;享受物业服务的社区人口从原来的10万人增加到300多万人。14个实施物业管理的“村改居”小区获得“深圳市优秀物业管理项目”、“广东优秀物业管理项目”称号,成为所在街道农村城镇化和社区综合管理的一张张靓丽名片。

  从开展“村改居”引入社区物业管理以来,宝安区出台了《宝安区推广社区物业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并在区住宅局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具体负责推进工作的组织实施,通过制定政策、宣传策划、培训交流、抓点带面、协调督导、培植样板、落实资金等措施,确保了推进工作计划的全面落实。目前,宝安区基本实现“村改居”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

  宝安区的物业管理进社区工作从根本上改变了多年来原农村地区“有新房无新村”和“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尴尬局面,带动了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区环境面貌的全面好转,广大居民享受了物业管理带来的好处和实惠,是宝安区人民政府的一项民心工程,得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上一篇:超滤膜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下一篇:中国水危机逼水价上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