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行业标准 > 破解云南水利建设“瓶颈” 直面水之困

破解云南水利建设“瓶颈” 直面水之困

2011-05-11 09:04 分类:行业标准 来源:网易

         云南省水利厅副厅长陈健说,如果要破解云南水利建设“瓶颈”,首先要了解云南水资源四大特点,即“水少、水多、水脏、水土流失”。半个月的采访之后,这4个词在我们脑海里已经不是概念,而是一个个真实的场景、一个个真实的表情、一句句真诚的期盼……

看得到水影,听得到水声,却喝不上水

采样时间:2011年4月11日

采样地点:罗平县罗雄镇雨龙村委会下阿列村村民小组

在前往罗平县寻访“抗旱村长”陆建友的路上,我们第一次见识到这个号称“中国油菜花之乡”不为人知的另一种惊人美丽。

雨脚不停,吸透水分的油菜绿茸茸绵延田间,与乌黑的云层在天际线上遭遇,形成一个逼仄的对角,再加上雨雾交织、光影变换,竟让人产生置身于印象派大师作品中的错觉。在云南严重枯水的季节里,被丰沛雨水滋润的罗平依然活色生香。

年均降雨量1743.9毫米的罗平是全省3个多雨地区之一,湿润的气候让罗平有优越条件发展水电业、旅游业,乃至有“水电之乡”美誉,当地人不无骄傲地说:“我们罗平的水库建在天空上呢!”但让人不解的是,为什么陆建友和下阿列村的村民喝水会那么难呢?

在县城找到陆建友时,他正顶着雨跑到县民爆公司申请购买炸药,打算在春耕前带领大家修上几段简易机耕路。

找到稳定的水源、修一条机耕路,这是陆建友担任下阿列村民小组长13年来做梦都想着的事。

罗雄镇下阿列村民小组距离罗平县城只有7公里多,但正位于罗平县中部岩溶断陷湖形盆地地区,岩溶地区存不住水,再充足的雨水一落地就流失了,“我们这里是看得到水影,听得到水声,就是摸不到水。”陆建友一提起水就很无奈。

为了吃上水,下阿列村村民曾经跑遍了方圆几公里寻找水源地,都失望而归。13年前,县、镇水利部门为村子修建了一座100立方米的蓄水池,并与3公里以外的大水井乡金歹村签订协议,从该村小坝塘引水过来存进蓄水池。为了保护这来之不易的水源,下阿列村村民小组成立了用水户协会,规定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蓄水池两天放一次水,每次放半小时,每家每户最多可以存上120公斤水,而且核定每户每月使用5立方米水,每立方米水收费0.7元,如果超出5立方米,每立方米水收费10元。

尽管村民们跟宝贝金子一样爱惜每一滴水,但是进入春耕需水量最大的阶段,金歹村的水源连自己都不够用,更别说保证下阿列村了。去年大旱,金歹村小坝塘也干了,陆建友急得夜夜睡不着觉:“要是没有水渴死了人,我就犯大罪了!”

为了找水,陆建友没少吃苦头。他在全村带头打井,他家兄弟4人轮流下到数米深的漆黑土洞里,点着蜡烛,站在齐腹深的泥浆中挖掘,一个人顶多坚持挖上一刻钟就要换人,就这样连续挖了28天才打出一眼井……这眼井水,去年成了全村46户人家的救命水。

如今,百年大旱已经过去,下阿列村吃水难仍旧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村民每隔一天就眼巴巴地等着接上两挑水。今年3月,陆建友到昆明领取“2010年度春城晚报、红云红河十大新闻人物奖”时,闻讯而来的村民跑到他家等待,期盼他能从省城带来“引水”的好消息。

下阿列村的情形在罗平县并不鲜见,“水电之乡”却不是“水利之乡”,水资源大县境内许多地区存在吃水难的问题……这些充分暴露出罗平水利设施薄弱的现状,全县仅有2座中型水库,4座小(一)型和17座小(二)型水库,小塘坝101件,有效库容3986.53万立方米,库塘蓄水量为曲靖市内最少的一个县,水利化程度仅为25%;全县60万人口人均蓄水量只有60立方米,在全省名列倒数。

陆建友急,县水务局长李吉平更急:“下阿列村的情况在我们县还有很多,我们每年都筹集资金修水池、拉管道,可以暂时缓解他们的困难,但是过些年限,水源没保证、设施又老化,他们又会成为农村饮水困难新增人口了。最根本的途径还是要改变工程性缺水问题,把跑掉的水都能蓄起来、用起来,老百姓喝水困难才会真正解决。”

其实,喜讯已经在敲门。3月6日,省委副书记李纪恒作为人大代表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带着“水”字的六点请求、一点建议。一点建议就是请求国家尽快解决审批《西南五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水源工程近期建设规划》,其中一项是罗平县湾子水库直通工程,工程完成后自流引水沿途辐射3个村镇3万多人,下阿列村就包括其中。

就在记者到该村采访的头一天,国家发改委已委托中国咨询总公司派人前来罗平县做项目技术评估,听到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陆建友笑得都找不到眼缝了,他围住李吉平问个不停,李吉平叮嘱他回去做好群众的稳定工作:“再坚持一段时间,项目有望今年就可以动工……”

水少蓄不足,水多关不住,十年九年涝

采样时间:2011年3月31日

采样地点:姚安县下口坝水库改扩建工程现场、大姚县蜻蛉河河道治理工程现场

下口坝水库是姚安县、大姚县头顶上的“一碗水”。

清明节前,下坝口水库水面比正常年份的蓄水线略低了一些,但对今年春耕用水影响不大,因为水库改扩建工程进入了关键时期,水库内侧坝坡已砌上石挡墙,外侧坝坡正在一层一层垒高。4月30日主体工程完成后,下口坝水库由小(一)型升为中型水库,库容由724.8万方增加到1127.72万方,巨大的工程规模让人感觉这个项目不比寻常。

“下口坝水库改扩建工程是楚雄州实施的第一件全省百件骨干水源工程,‘这碗水’端得稳不稳,关系着下游110平方公里姚安大平坝子以及大姚县的安全。”说这话的是姚安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下口坝水库扩建工程管理局局长毕永华。姚安大平坝子和大姚县位于龙川江一级支流、金沙江二级支流蜻蛉河两岸,河道经常洪水泛滥,让两岸老百姓心有余悸,头发花白的毕永华还记得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说“大平坝子十年九年涝”。据统计,大平坝子片区总降雨量达1000毫米的年景,平均都有2至3次洪涝灾害,更别说一场800毫米的单点暴雨就可造成严重灾害,10年前一场洪水让大平坝子片区的老百姓颗粒无收。

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下口坝水库早已年久失修,渗漏严重,而且蜻蛉河年产水量12220多万立方米,其中有500多万立方米流走,“天旱蓄不足,水多关不住”,造成两岸旱涝交替,成为制约姚安县、大姚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瓶颈之一。

我们沿着蜻蛉河下游下口坝水库西北方向一路前行,5公里外是我省创造集体土地成功流转运作“清河模式”的清河村委会,这里早已成为楚雄州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一面旗帜。

通海人杨平贵在清河村租了20亩地种植早豌豆,他开动机器在机井里抽水,一边拌肥料一边漫灌浇地,他告诉记者:“我到清河租地种就是觉得这里土地资源多,而且听说上面的水库改扩建后,水灾不会发生了,而且以后不管大春或是冬农用水都有保证,只要水条件好,一年种上3季都不成问题。”

进入姚安的公路与蜻蛉河时而平行、时而交错,一些河段正实施封闭施工,大型挖掘机在来回挖泥、翻土……蜻蛉河大姚河段河道治理工程进展得如火如荼。?ā???

说到蜻蛉河,县水务局副局长赵尚林一声叹息:“我们大姚老百姓真是吃够洪涝灾害的苦了!”

据说,大姚县蜻蛉河两岸群众家家户户都备有许多尼龙袋、编织袋、木桩。只要哪里响起钟声,各村各寨马上传遍,男女老少就知道汛期到了,纷纷扛上木桩、尼龙袋就往河堤上跑。雨季来临的半年时间里,没有谁家可以睡个安稳觉。

今年3月1日,王德桥至孙家梨园河段河道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发生了一件让副县长王文清吃惊的事。

当时国家批复项目已是去年年尾,省、州决定必须于4月30日完成主体工程,时间紧、准备工作要求高,其中最让王文清为难的是小春临近收割却要求群众迅速清苗,但让人出乎意料的是,2月17日发出工程实施通知一周之内,工程涉及到的王德桥等4个村、27个村民小组、800多户人家的200多亩土地全部清苗干净,没有谁家为每平方米8.4元的补偿费攀扯个啥。“我们治理河道是真正做到群众心里去了!”王文清深有感触。

黄昏,太阳只在山尖尖上露出半个脸,王德桥村村民、58岁的李文还在蜻蛉河畔开挖河道边坡,“只要这里一修开,我们就再不会被淹啦。”他脸上满是笑意。

李文回忆起来,“我们村就在河旁边,雨季发洪水是常有的事,一发洪水地就荒了三分之一,小春根本不能种,只能靠大春,再好的土地也致不了富啊。”李文拍着满手的泥:“现在政府为我们开挖这条河,大家都很高兴,不管拆房子、占农田,没有谁家不乐意的。”

水脏、水浑,7条河有4条河严重污染了

采样时间:2011年4月9日

采样地点:富源县后所镇小冲村委会李家屯村民小组

正午,河面上泛起白粼的反光依旧刺眼,我们面面相觑,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嘉河的河水和煤一样黑!

桥下,富源县后所镇敖家屯村的年轻妇女潘香背着幼小的孩子,在河岸泥滩上挖了一个坑,用橡胶桶把坑里的水一点一点舀出,然后掏出坑底淤积的泥糊并倒在岸边晾晒。我们走近一看,那是一堆一堆的煤泥,是潘香一家的烧火燃料。

潘香不知道这河水是什么时候变黑的,四五年前她嫁过来时就已经这样了,墨汁一样的河水不能喝、不能浇灌、不能洗衣,她时常带着两个孩子到河滩上挖煤泥。

“这河里怎么有煤啊?”记者问潘香。

“煤厂洗煤冲下来的”,她抬手一指记者身后的山峦,“那些山的背后有很多煤矿”。

据了解,潘香说的“很多”大概有30家煤矿左右。

富源县以煤为主的矿藏资源较为丰富,全县11个乡镇中有10个乡镇产煤,境内有证煤矿155个,这些企业为全县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对全县环境造成了一定污染。尤其是部分水污染防治设施不配套的选煤厂将大量超标废水直接排入河流,导致全县7条河流已有4条严重污染,造成流域内的群众和牲畜饮水、农业灌溉困难。?ā???

水土保持,期待山河更安澜

采样时间:2011年4月8日至11日,波罗湾小流域治理,

采样地点:沾益县大坡乡部省合作共建山区水利发展与改革示范点

3个多月后,眼前广袤的红土地上将开满金灿灿的万寿菊,5万亩坡改地连片种植岂不是要和天边的彩霞接壤?届时沾益首届万寿菊旅游节将在这里举行,那该是怎样的壮美!

谁能想象得到10年前沾益县大坡乡景象与现在万寿菊旅游节场地有什么联系呢?山河破碎、水土流失,大风刮得尘土飞扬,村民用头巾包着头下地,不然睁不开眼,地里就靠“天落雨”,下一场雨就有一季收成,没雨这一年就“白瞎了”……大坡村委会大坡村民小组马竹定描述起过去的生活真是刻骨铭心。

马竹定的丈夫吕外生在前面牵着耕牛犁地,马竹定跟在后面把刚拉进来的一车农家肥耙匀。马竹定有些担心,她家的两亩地去年刚刚完成中低产田改造,土质“又生又硬”,第一年种植万寿菊的产量会不会好?听到妻子的埋怨,吕外生倒是很宽心:“没有事,用农家肥养上几年,土质就好了。现在山坡地改成台地、安上灌桩,不比过去满天尘土、不比一车一车拉水种地好得多吗?”马竹定想想也是,就不言语了。

马竹定和吕外生知道脚下曾经的荒坡10年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却不知道位于响坝河小流域的大坡乡在我省水土保持工作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还会有什么样的发展?

过去10年,这里先后投资数亿元完成了大坡河治理工程、冲门口水库灌区改造工程、大坡乡集镇人饮安全工程、冲门口水库水保治理工程等系列配套工程,人均基本农田由治理前的2.39亩提高到2.63亩,植被覆盖率由47.69%上升到50.95%,水土流失面积由14.03平方公里下降到6.02平方公里,粮食总产量由336.7万公斤提高到453万公斤。由于水保治理工程和山区水利工程建设突出、成效显著,全国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会议曾搬到大坡乡举行。

不仅如此,2008年10月8日,大坡乡还被列为部、省共建山区水利发展与改革示范区,实施了沟渠、管网、灌桩、机耕道路、坡改梯、土地整形等工程后,马竹定所在的大坡村委会发生明显改变,机械化耕作率达100%,灌溉保证率达75%,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大坡乡水务站站长王建勤估算,今年大坡村人均将增收1390元。

山河安澜,马竹定家的幸福日子还在后头。

4条重度污染河流之一嘉河是北盘江支流,是沿岸3万多群众的“母亲河”,和潘香一样,龚外仙、李金妮、陈爱这群嫁到附近村庄的媳妇们对这条河有说不出的苦恼。

嫁到小冲村委会李家屯村已有20年的龚外仙对这条河的记忆格外深刻:“我嫁过来时候,河水已经浑了,我们在河滩上挖个坑澄水,澄得稍微清一点的时候,就用瓢一点一点舀到桶里,挑回家烧开了喝。那时候我家小娃才六七岁啊,就天天蹲在河滩上等着澄水……”

结婚8年的李金妮记得她嫁过来时,村里已经打井水吃了,但是井水吃了没几年又发现,烧水用的水壶底部留下厚厚一层钙状物,井水水质也坏了。

龚外仙和李金妮都羡慕地说,还是刚嫁过来没两年的新媳妇陈爱命好,没吃过她俩吃过的苦。原来,两年前村里实施了饮水安全工程,从外乡引来了干净水源,家家户户接上了自来水管,吃水不愁、用水不愁了。陈爱家还穿着开裆裤的“小泥猴”一头热汗地钻进家来,非常老练地拧开水龙头,小嘴凑着龙头就喝生水,大小媳妇们在一旁看着,乐得哈哈笑。

也是从小挑水长大的副县长李才勇对老百姓吃水难感同身受:“我们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开展水污染治理和民生水利建设,不然还有更多的‘母亲河’保不住了!”

富源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大数有50万人左右,“十一五”以来已解决23万人农村安全饮水困难,尤其从2009年开始,富源县每年计划解决10万人口安全饮水问题,除了国家、省、市给予计划指标部分的外,其余由县级财政解决,如今县级财政每年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2000万元,而且规划5年后解决余下农村27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对于一个每年缺水约1.5亿立方米的缺水大县来说,如果不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社会发展将难堪重负。”李才勇如是说。

据悉,富源县已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着力探索水资源和水生态补偿机制,明确规定矿村共享资源开发成果措施。在建或已投产的设计产能在15万吨以上的煤矿,对口至少一个自然村,帮助解决群众饮水困难。若因开采造成当地人畜饮水枯竭或困难的,矿山企业要积极采取措施落实相关补偿补助,由矿山负责另建水源工程确保供水。

上一篇:日立公司与大连东达在水务领域达成合作

下一篇:水务热闻“重庆水务 再次澄清整合传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