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行业论文 > 缓解水资源短缺 中国膜产业大有作为

缓解水资源短缺 中国膜产业大有作为

2011-05-06 08:52 分类:行业论文 来源:科技日报

中国是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由于水资源短缺,国家未来可能对一些新上大型项目不配给用水指标,而要求企业必须循环利用废水;同时,我国“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废水治理投入将分别达1.05万亿元和1.39万亿元。
近日在南京召开的“膜科技产业紫金论坛2011”上,徐南平、高从堦等膜科技领域院士认为要解决水资源短缺困局,新兴的膜科技将大有作为。

膜是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膜技术被公认为21世纪最重要的新技术之一。“简单说,膜是个特殊的‘筛子’。”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范益群给记者介绍,“上面密密麻麻分布着肉眼看不见的小孔,可过滤不同物质的分子,从而分离出废水里的杂质、重金属及各种有毒物。透过膜,污水、海水都可以变成清甜的饮用水。相比其他分离技术,膜分离是无添加的物理分离,清洁无污染。”

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863计划材料领域专家、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南平院士也表示,“膜科技对于国家发展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战略意义”。他说,我国膜产业总产值2009年约240亿元,2010年约300亿元。按照目前年30%的增幅,未来5年,我国膜产业有望突破1000亿元。可以预见,“膜技术”将迎来产值可观的“黄金十年”。它将带动的相关产业链的产值总量,更是不可估量。

我国的膜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迅猛。国产超滤膜直饮水系统滋润上海世博园,国产全氟离子膜成功用于万吨级氯碱产业,表明中国膜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我国膜产业整体发展状况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

南京工业大学教授邢卫红指出,目前我国膜产业300亿的市场被上千个企业分割,缺乏产值过亿的大企业;90%左右应用于水处理和海水淡化领域;高端领域仅占膜市场的10%以下。提升我国膜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迫在眉睫。

和海水打了近50年交道的高从堦院士说,国家应加强膜技术的示范应用,如在海水淡化领域,我国每年用“膜法”淡化海水量不足40万吨,而且主要用于工业。现在,杭州水处理技术中心生产的膜脱盐率为99.4%,与国际最高水平差距仅为0.4%,如果国家能支持一个试点,建设一个日产100—200万吨的膜淡化系统,并引入城市自来水管网,对北方干旱地区的用水将是一个极大的保障。

据了解,我国膜工业以民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居多。与国外相比,我国膜工业呈现技术水平低、膜品种少、产业规模小、应用领域窄等不足。

专家们认为,膜技术产业做大的阻力在于,一是企业资金压力大,中小民营企业即使有技术也难过资金坎;二是过去的科技体制重科研轻产业,长期以来,国家在膜与水处理领域的经费向高校和科研院所倾斜,对企业技术创新方面重视不够。上海德汇集团副总裁孔刘柳为此提出,不仅国家要重视发展膜产业,地方政府也应建立省级膜产业发展基金,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与会专家共同呼吁,加强政产学研金五方合作,合力打造千亿级膜产业。

上一篇:膜技术能否引导水处理行业黄金十年?

下一篇:株潭联手治污护湘江 预防水环境污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