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技术应用 > 污泥和焚烧渣有望变“次黄土”

污泥和焚烧渣有望变“次黄土”

2015-01-30 09:47 分类:技术应用 来源:青年报

填埋场总有一天将填满

《应用新技术变垃圾填埋为生态修复推动老港旧貌焕新颜》这份提案,郭翔写了很久,也修改了多遍,他还把它改成政协专题会议的大会发言,向副市长蒋卓庆汇报。

郭翔的开场白直截了当,“众所周知,老港是我们上海的垃圾填埋场。在这并不辽阔的土地上,这块土地早晚要被填满。”

他讲述了目前上海垃圾填埋的现状:“上海当前垃圾处理仍以填埋为主。而上海土地空间狭小,垃圾填埋难以持续,并存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隐患。因此,采取国际上成熟的垃圾焚烧工艺将成为垃圾处理的主要措施。但垃圾焚烧并不能使垃圾完全消失,会留下大量的垃圾焚烧渣,处理不当,仍存在重金属、二噁英等环境污染问题。”

郭翔一边说一边拿出几张精心挑选的照片,向青年报记者展示,其中一张是垃圾焚烧产生的渣,另一张则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污泥。“你知道明矾吗?在水中放入类似明矾的沉淀物后,上面的水会很清,下面则会沉淀粘附大量脏东西的污泥。这些污泥的处理办法目前只有焚烧和填埋两种。污泥做肥料会污染环境,其中的重金属还会渗透到地下水。”

9万吨病号土逐渐“康复”

有了问题,就要解决。

郭翔透露说,自己目前已在嘉定开辟了一块试验田。他先将垃圾焚烧渣和处理污水后的污泥,经现代化流水线生产成为含微量重金属的“次黄土”,随后在这些黄土上种植能够吸收重金属的植物,添加有益微生物菌通过发酵促进植物更快、更好地吸收与富集重金属。

“我们现在在和复旦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王祥荣委员合作。让他们提供这些特别的植物和微生物。这一两年,我们总共利用了9万吨的焚烧渣和污泥。”郭翔介绍说。

28日,记者联系上了王祥荣,他表示,“我们在嘉定利用40亩地,应用了几十种植物,建立了乔木、灌木等10多种群落。经过了2年多的测试,效果不错。”

谈及这项新技术,王祥荣表示,这是他在英国做访问学者时受到的启发。“现在英国已经有了相应的研究和开发,通过植物来修复土壤。后来,我们培育了适合上海的本土植物和菌种,经过2年的试验,发现土壤里的重金属逐年衰减,下降了10~30%不等。”

修复周期控制在两三年

那么,利用植物来修复土壤是否耗时耗力呢?王祥荣解释说,通过微生物菌种的助力,可以大大减少时间,使得修复周期控制在两三年。

王祥荣透露说,这些“康复出院”的土壤可以在其他工作岗位上发挥余热,譬如作为绿化或建筑土壤。它们的“康复成本”只有传统物理、化学方式的三分之一,而且不会有残留物。

至于这一新技术能否予以推广,王祥荣表示这需要多方面的“成全”。

郭翔的设想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条环保经济产业链:前端是垃圾焚烧厂和污水处理厂,中端是‘次黄土’制造厂,后端是生态修复企业。经两年多时间,将次黄土修复改良成为良土,良土可被用来围海造地。”

此外,在郭翔看来,现在的老港虽是垃圾填埋场,但它本身却是最佳的土壤生态修复场。建议老港今后转型发展成为生态修复场,将老港土地做好生态区划分块,这样,老港土地就能被全面盘活,循环周转使用。

为了让自己的想法尽早实现,这两天的“两会”上,郭翔没闲着,早在25日的政协咨询活动上,他就分头找了市绿化市容局局长陆月星和市水务局的相关负责人,还在26日的专题会议上毛遂自荐。

“我不缺钱,作为企业要尽社会责任。如果再这样填埋下去,我们的下一代怎么办?”郭翔对着陆月星一阵游说。在听了他描绘的蓝图后,陆局长问郭翔要数据,并介绍说,在“十三五”末,老港要达到零填埋。如果确实此方法可行,不排除有合作的可能性。

28日,记者再次拨通了陆月星的电话,他强调说,“目前这一技术还没有可靠的数据。利用植物修复土壤需要比较长的周期。我们会持续跟踪这件事,关注一些科研成果。”

“我和郭委员打交道好几年了,他的研究创新能力比较强。”市水务局副局长朱石清表示,但一个好的科研项目到运用需要时间。植物+微生物模式是否能成功,需要经过方方面面的论证,项目本身还有一段路要走。

“的确,上海已经没那么多填埋的地方,对于污泥现在主要采取干化焚烧。因此一个项目是否能成功要和上海的规划相符,还要符合无害化的原则。对于科技创新的项目,我们很欢迎,也表示支持。”朱石清表示。

他分析说,该项目未必会全部照搬使用,如果论证有效,可能会在局部应用。这是一个复杂的项目,譬如需要对黄土做监测,看是否对地下水有污染等。

上一篇:国祯的跨越之路:因为经历,所以通达

下一篇:北京咋分配10亿长江水:3亿停饮河北水5亿采地下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