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国内资讯 > 南水北调也有绯闻

南水北调也有绯闻

2014-12-30 09:59 分类:国内资讯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聚焦时事要闻,追踪环保动态,零距离关注第一现场,《新闻视野》为您一网打尽每日最新环保快讯!

我是一滴水,来自丹江口水库,汉江及其支流丹江在此交汇。

我缓缓流向鄂豫交界的陶岔渠。这170多米高、100多米宽的闸口被誉为“天下第一渠首”,也是我北上的起点。

在这里,一条全新开挖、长达1432多公里的渠道就在眼前,其中1196公里的渠道暴露在外。从高空俯瞰,它宛如一条碧绿丝带,在山川田野间穿梭。沿着这条“人工运河”,我将凭借丹江口水库与华北平原100至150米的落差,和同伴们一路奔向目的地。

向北蜿蜒流去,我穿过城镇乡村,漫过山冈平原。南阳、平顶山、郑州、安阳、邢台、石家庄、天津……20多座大中城市因我的到来而欢欣,干涸的大地生长出绿色的希望。

可就当我抵达北京为其“解渴”之际,一时间,谣言纷起。

12月19日,自称“物理学博士”、美国华人的网友“马可安”发布一篇题为《南水北调通水即失败》的博文,立即得到一些微博大V的转发传播。马可安对我的质疑,不仅包括目测的“水流速度过慢”、老生常谈的“泥沙沉积”,还有冬季“整个渠道的水会冰冻成一块”等新鲜见解。

对此,我不由委屈,因为根据冰期输水方案:对于具备形成冰盖气温条件的渠段,控制沿线节水闸使渠道尽早形成冰盖,冰盖是相对稳定和安全的;对于不能形成冰盖的渠段,建设者们早就通过设置拦冰索、排冰闸,分段及时清理冰块,防止形成冰坝或冰塞。这样一来,穿上防冻服的我又怎会凝冻成冰?

而为保持纯净,我所走过的旅程皆为全立交方式,让我穿越众多河渠、公路和铁路,光桥梁就跨越了1000多座、河流200多条。水利建设者们通过200多座闸门调整我的流向和速度,并通过自动监测站、实验室及应急监测等方式24小时监测水质,随时为我的健康“把脉”。

与此同时,用上我这股京外水,公众的水价是否会“被调整”一直是众多市民最关心的话题之一。自2013年水价接棒天然气成为又一个涨价的资源类产品后,不少专家就直言,我的成本如此之高,北京居民的水价可能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北京市南水北调办相关负责人明确指出,我只是与本地水“同水同价”。水价调整与我的到来并无必然关联,北京居民也不会因为全部或者部分歆享我而被单独加价。

只因,我携希望而来。

以上就是今天的新闻视野,感谢您的阅读。东西南北,精彩放送,更多资讯我们明天再会。

上一篇:环保部:将颁布新《环保法》配套措施

下一篇:五问“南水北调”:巨额投资哪里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