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国内资讯 > 打造京津水源涵养地 建设生态幸福养生城

打造京津水源涵养地 建设生态幸福养生城

2014-05-20 10:05 分类:国内资讯 来源:承德日报

作为首都的“北大门”,承德始终肩负着京津生态功能区、重要水源地和安全“护城河”的重要职能。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机遇,双桥区在交通互联、产业对接、生态共建、旅游互动等方面,积极与京津开展了宽领域、深层次的合作,为做好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双桥区制定了《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方案》,统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体工作,协调解决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明晰自身产业定位和承接平台,谋划重大产业项目

围绕承德市建设生态水源涵养功能区,双桥区明确了“加强与京津在旅游会展、文化创意、教育科研、医疗卫生、健康养老等产业协作配套”的功能定位,提出了以休闲旅游、高端商贸、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信息软件、楼宇和总部经济为重点对接产业,以老城区和北部新城区和大石庙袁家庄至马家庄一带、大石庙石门沟鸡冠山一带、牛圈子沟红石砬一带、水泉沟赵家沟一带为重点承接平台,以打造京津冀区域文化旅游重要节点、生态宜居示范靓点、功能疏解首选地点为三大发展目标,构建老城、新城、沟域互动的开放新格局,提高中心区吸纳力和承载力,以此实现“绿色崛起”。

为争取有更多重大事项和重大项目列入规划,双桥区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再一次的梳理,围绕着生态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谋划了生态补偿修复工程、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工程、土壤治理涵养水源工程、京津冀水源林工程;围绕构建首都经济圈相邻城市“一小时交通圈”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谋划了城市道路升级、武烈河段两岸综合治理工程、市区四条旱河综合治理工程、市区污水管网新建改造工程;围绕着承接平台和主导产业建设谋划了外八庙周边综合整治工程、空港城开发建设、承德融海新城国际总部会议基地、承德旅游休闲体育产业园等21个重大事项和重大项目。

积极主动开展项目引导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对接

双桥区按照积极主动、有力有序的工作思路,自3月中旬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启动以来,深入挖掘关系资源,以借力京津、着眼全国、放眼世界为出发点,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职能部门参加,分别与北京同仁堂、中国科技研究院、北京夕阳福瑞老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四通集团、天津贝弗利投资有限公司、万达集团、恒大集团、碧桂园集团、浙江中国小商品集团、台湾士林夜市、台湾贸易中心北京代表处、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25家企业单位进行了接洽,目前,与北京鸿坤地产集团对接的总投资30亿元的鸿坤智慧城项目已确定在5.18廊坊经洽会上进行签约;另外,与台湾士林夜市集团和浙江中国小商品集团达成初步投资意向,与华信集团签署了框架协议,有望近期正式签约。近期,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中国国旅股份有限公司接洽合作事宜,双方就双桥区建设旅游集散中心项目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医疗领域,重点在专家巡诊、培训技术人才、加强技术合作等方面和北京有关医疗机构进行对接。在教育领域,紧紧围绕“与京津建立职业教育订单培养模式”积极对接,建设面向京津的劳动力输出与技能一体化劳务基地;在合作办学方面,促成了双桥区民族小学与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实行联合办学。

打造优良生态环境和政务环境,让项目落地无后顾之忧

双桥区作为承德市核心城区和城市会客厅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把环境建设当作第一竞争力,下大力、铆足劲,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全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综合治理、矿山扬尘治理、餐饮业油烟治理、油气回收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不断改善空气和武烈河水质,让双桥生态环境迈上新台阶,实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的目标。开展绿化建设。统筹全区7.7万亩宜林地,实行大栽细管,落实单位分包制度,强化树木成活率,塑造“城市森林”;加快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生态工程,种植经济林、生态林1.3万亩;新增城市绿地面积4500平方米和高速公路及主干道第一目视面造林2000亩。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打造项目落地服务平台,借助当前市级行政审批权力下放的有利时机,着力完善双桥区各部门工作职能,加快建立起一个健全、高效、畅通的行政审批体系,努力营造出一个具有投资置业吸引力的良好发展环境;树立“重商、亲商、安商、服商”的理念,为客商、企业提供热情、周到服务,切实排忧解难,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进一步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双桥区抓紧、抓实。在顶层设计上,对反映的诉求一盯到底;在项目上,在扩大接触面上下功夫,在引进盯成上下功夫;在承接平台上,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功能上下功夫;在环境建设上,防治污染,优化生态上下功夫,在优化行政审批的流程和效率上下大功夫,让双桥发展能够完全融入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战略步伐中。

上一篇:一季度全国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3622座

下一篇:宝钢焦化废水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