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国内资讯 > 生态文化孕育时代生机

生态文化孕育时代生机

2014-03-14 14:18 分类:国内资讯 来源:中国环境网

生态文化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生态智慧,融合现代文明成果与时代精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文化载体。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江泽慧建议,要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中华生态文化优势结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激发永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记者:您曾说过,生态文化是和谐共荣的文化形态,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态文化?
  江泽慧: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家园,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同发展的文化。泱泱五千年,中华民族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生态文化,在物质、精神、制度、行为4个层面上,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关系。
  从广义上讲,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人类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为适应自然环境,实现自然生态文化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的一切活动与成果。
  从狭义上讲,生态文化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共荣的生态意识、价值取向和社会适应。包括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美学、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文化载体和生态文化的制度融合。生态文化的本质要求,不仅涉及对天人关系的认知感悟、“道法自然”的精神境界和发展理念,而且涉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道德、行为规范和社会生态适应等。
  因此,生态文化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孕育时代生机与活力的文化形态。
  中华民族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更加懂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朴素生态文化哲学智慧,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伴随和影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成为凝聚人民追求梦想、鼓舞斗志的力量源泉。
  记者:您在全国政协大会发言时说,生态文化是契合时代的思想精华,这一思想精华的灵魂是什么?
  江泽慧:生态文化的灵魂是生态哲学,体现为生态智慧。生态智慧主要表现为对生态系统的准确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对生态价值的全面把握、对生态文明的根本追求。21世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走向生态文明的世纪,而生态文化植根于民众之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生态智慧,融合现代文明成果与时代精神,构筑中华民族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精神家园。生态文化的崛起,顺应与契合了生态文明时代发展大趋势,代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因此在21世纪,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将融合各国优秀文化元素,以其巨大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成为生态文明时代的主流文化。
  记者:一说到哲学,我们就会觉得很深奥、很抽象,您能具体谈一谈生态哲学吗?
  江泽慧:生态哲学把世界看作是“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天文、人文、文化,是人类在与自然相互依存交往过程中,从自然现象与自然精神中引申而来的。楷模天地,师法自然,创立文明,大自然是人类文明真正的源泉。揭示了万物相联,包容共生;平衡相安,和谐共融;平等相宜,价值共享;永续相生,和谐文明的思想精髓,回答了生态系统的有机创造性和内在联系性。人类是地球生命系统中的成员,与其他生物及其环境因素具有功能和结构的依赖性,构成鲜活的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以自然为中心”到“以人类为中心”两个发展阶段,进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第3个阶段。平等相宜、价值共享的生态价值观是生态文明社会的价值取向。
  生态文化的伦理考量,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强调人与自然之间同体同源的关系,揭示了“天地与我同一,万物与我一体”,宇宙自然界和人类具有整体关联性的深刻内涵。将人类道德视野放大到了由人与自然构成的整个世界,针对转变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提出了相应的道德规范。中国特色的生态伦理观包括“天人合一”的生存智慧、“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知天畏命”的道德态度、“仁爱万物”的道德情怀、“爱有差等”的道德原则、“与天地参”的道德理想。
  记者:我们常说,文化是流淌在血液中的东西,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支撑,如何发挥它的作用?
  江泽慧:今天的中国,面对全球性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以改革创新精神,转变以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方式,已经向生态文明永续发展道路迈出了坚定的步伐。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等建设的过程,既是一个生态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绿色转型和质量提升的过程。
  一要建立生态文明的价值体系。生态文化的核心理念是生态文明价值体系的本质特征。要从牢固树立生态价值观、生态政绩观、绿色增长和绿色消费观入手,限制奢侈消费、资源低效高耗、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基础上的生态公正和人文关怀,实现人与自然权益平等相宜,经济运行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协调。
  二要用生态文化引领制度创新。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生态绩效评价体系。将生态效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资源价格体系;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充分体现资源经营者权益;建设生态政府,强化公共权威导向功能,将生态环境因素作为政府制定规划和重大政策的基础要素,切实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强化企业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的法律约束,提升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环境风险意识、环境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强化环境保护社会监督。
  三要加强科技与生态文化的融合。科技是生产力,文化是软实力。科技与文化融合是一种发展战略和推进文明进程的伟大实践。要在科学技术研究中引入生态文化的理性思考,以新视角、新思路,增加科技产品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着力培植科技与文化相互促进的项目和品牌,加强对科技与文化相融互动,提升生态经济价值,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意义。
  四要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城市和美丽乡村。城乡规划建设要突出区域特色的生态文化定位和风格,加强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保护,恢复生态和景观功能,扶持具有区域民族特色和品牌效应的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产业和创意产品的传承与研发。
  五要将生态文明理念上升为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国民意识。倡导生态文明从我做起,通过开展多种类型的典型创建、推广活动,促进生态文化的互动传播,提高民众共建生态文明的公信度和参与度。
  生态文明时代的开启,生态文化的繁荣,是中国国情之必然,也是世界文明进程的方向,象征着人类精神与意识的觉醒和行为方式的转变。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双赢的文明,既是具体的社会存在,也是一个历史过程,更是人类实现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上一篇:李克强:污染伤天害人 政府决不手软

下一篇:问计“两会” 共话“治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