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国内资讯 > 北京大气治污多得12.5亿

北京大气治污多得12.5亿

2014-01-13 11:02 分类:国内资讯 来源:中国国际招标网

财政预算简单说,就是对政府收支安排的预测、计划。新的一年,钱怎么花?如何花在刀刃上?不是各个部门说了就算,要有人民监督,人大常委会就是代表人民来行使监督权。
从组建财经代表小组,到扩大初审时间;从推进全口径预算审查监督,到网络直播大额专项资金询问……刚刚过去的“届首之年”,市人大常委会在预算监督、初审方面有诸多创新。
专业性很强的财政预算,渐渐从过去紧锁的“保险柜”中解放出来,离普通老百姓越来越近。
创新举措
创新一
首建56人财经代表小组
2013年12月2日,北京会议中心,市人大财经委牵头组织召开新一年预算初审会,会上首次创新组建了市人大财经代表小组。小组由17个代表团按照人数比例,每团推荐2到5位代表共计56人组成。
“组建财经代表小组,意在扩大代表的参与程度。”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陈京朴说,一方面,财经小组成员可以把市民的意见带到初审会议上;另一方面,代表们参与了初审,对预算报告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在会前充分表达意见、建议,相当于将监督环节前移,更好地促进政府改进预算。
初审会时间也由过去的一天半增加到了三天,并且适当增加丰富了预算草案的审议内容。为让代表了解专业性很强的预算工作,会议还特意增加半天时间,由市财政等部门对“四本预算”作专题解读介绍说明。
另外新增的两个半天,则用于“针对某政府部门预算或大额专项资金进行专题审议”以及全体参会人员研读会议材料。会议上,专题审议的对象选取了市政市容委的部门预算及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代表们现场提出了不少意见、建议,相当于对预算再一次进行了评估。创新二
7个专门委员会参与审查
与往年只有财经委参与预算的初审不同,2013年,7个专门委员会全面参与了预算审查,扩大了审查范围,统筹提升了市人大对政府的整体监督能力。
法制、内司、财经、科教、城建、农村、民侨等7个专门委员会,在初审会议召开前,根据各自日常工作对口联系的政府部门范围,开展了座谈调研活动,并在初审会上发表了对2014年部门预算和大额专项资金预算编制情况的初步审查意见和建议。
“专委会全部参与,提出的意见更有针对性,更加专业,也是预算审查工作的创新。”陈京朴告诉记北京晨报记者。
“各专委会全面参与审查”的探索,在这次初审会上初显成效:几个专委会认为,部分“大额专项资金”存在“钱等项目”的情况,影响了使用效果;市人大城建环保委通过调研提出,本市实施的公共交通低票价政策,带来了财政补贴连年增长和财政负担不断加重,建议调整完善公共交通定价机制;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发现,部分预算支出结构存在不尽合理的地方,一些单位的预算中有费用直接用于投给企业,偏离了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方向。
创新三
大额询问首开网络直播
财政预算如何让百姓看得见、看得懂?过去的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在这方面做出了尝试。
去年11月,一场针对大额专项资金的专题询问锁定有着10亿元规模的“旅游专项”。专题询问持续约2个小时,共9位常委会委员提问,还设定了“追问”环节,市旅游委相关负责人现场答问。常委会委员将发问的焦点问题聚焦在三个方面:钱往哪花、钱怎么定、钱怎么花得更好。
会场外,市民可以通过市人大网站和千龙网同步全程观看视频直播。“我们希望通过‘解剖麻雀’的方式,以点带面,使预算监督更深一步。”陈京朴说。
除了首开网络直播外,过去的一年,常委会还全面了解了11项市级大额专项资金改进管理工作,选择了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文化创新发展、社会建设、节能减排及大气污染这4项专项资金,以是否体现或偏离财政资金的公益属性为重点,检查资金主管部门的落实情况。
创新四
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增3倍
一些单位存在“要钱容易、花钱随意”的顽疾,为加强预算监督,去年,本市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单位从前一年的3家扩大到了12家。
陈京朴介绍说,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对市教委、规划委、水务局、金融局等试点部门进行了全过程跟踪监督,对市安监局、中医局的重点项目进行了跟踪调研,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整改跟踪,增加了对预算绩效的审计、考核和问责,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创新成效
为治理大气污染多得12.5亿元
财政预算就像一个大蛋糕,几刀下去,总会有多有少,不合适的就得重新“改刀”。
通过上述创新之举,市人大常委会在去年年末提出了初审意见,对预算提出了调整方案——初审提出:“集中财力解决空气污染治理投入”。
陈京朴介绍,初审建议,政府调减一些产业促进链的大额专项资金,统筹一部分资金分给“治理大气污染”,方案被采纳,为治理大气污染“多得”了12.5亿元的资金。据悉,这部分统筹调减再分配的资金是从各个产业中调减过来的,涉及了很多部门,实属不易。
将就“预算改革”做专题调研
市人大常委会的初审意见,还提出了推进“预算制度改革”。据悉,目前,市委市政府已经采纳意见,正在酝酿改革。
市人大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北京的预算是支撑加快发展的预算,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固化的利益格局,真正的“活钱”不多。但是面临新的形势,北京要创新驱动,要治理“大城市病”,钱从哪来?只能深化预算制度改革,调整打破固化的预算利益格局。
“一方面,要做的事情没有钱,比如治理大气污染,但另外一方面,有些项目却浪费非常严重。”据了解,今年,市人大将针对“预算改革”进行专题调研,推动预算制度从整体上改革,使预算能够和首都城市的性质和功能相协调,杜绝大额资金成为一些部门的“小金库”。
今年亮点
社保基金预算首次提交审查
即将召开的人代会将审查、批准公共财政预算、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保基金预算四本预算,首次实现全口径政府预算审查。其中,备受关注的社保基金预算,将首次进入公众的视野。
全口径预算就是把政府所有收支全部纳入统一管理,不存在游离于预算外的政府收支。“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的审查和监督”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求。据悉,市人大常委会去年先后赴全国人大、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审计局调研,多次召开“全口径预算监督”研讨会。
陈京朴介绍,今年还有部分新增内容提交审议: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部门要达到市级一级预算单位总数的30%以上;市级大额专项资金年初项目到位率达到50%等。
区县“三公经费”今年须公开
“三公经费”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此前,对于区县公开“三公经费”,市政府曾发文督促加快公开步伐,但未设时间表。陈京朴透露,从今年起,区县“三公经费”必须全面公开。
同时,今年部门预算公开数量将在去年90家的基础上增至100家。陈京朴透露,各部门的公款出国、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等“三公经费”进一步得到了压缩。

上一篇:干洗店污水处理技术

下一篇:治污许诺两年未兑现 人大代表“旧事重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