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国内资讯 > 太湖流域新建污水处理设施3580处 受益农户近50万户

太湖流域新建污水处理设施3580处 受益农户近50万户

2012-10-24 10:22 分类:国内资讯 来源:新华报业网

10月中旬,记者对太湖流域多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进行了调查。

  自2007年太湖水污染事件以来,我省太湖流域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580多处,受益农户近50万户,更为太湖筑起了“天罗地网”式的无形堤坝。

  莲花岛上,湿地型污水处理设施由德国生态协会提供技术,将集纳了周边39户农家生活污水的总管接到一个地下调节池中,当水量到达一定高度后,系统便自动将污水先后喷淋至填铺了专业滤料的芦苇丛、美人蕉阵中,最终出来的尾水水质可达一级A标准,再排入阳澄湖。附近农民李金福告诉记者,以前污水随便倒,2009年政府帮他家接了管,现在“河滩边上水都清了”。

  无锡南漕镇上的生活污水,和镇区的印染废水、化工废水等工业污水一并接入了南漕污水处理厂;在苏州市吴中区横泾街道新路村陈家浜,适用于土地紧张地区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较好地解决了45户农户的生活污水出路;昆山市张浦镇姜杭村、千灯镇吴桥镇的农村生活污水则采用“膜”工艺进行了处理,也对当地环境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昆山姜杭村72岁的老人赵根泉告诉记者:“以前水是臭的,大家什么东西都往里面倒;现在污水接管了,雨水、污水还分开接,水也变干净了,你看还有谁乱倒?”

  据省太湖办主任朱铁军介绍,目前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般采用四种模式:一是接入市政污水管网集中处理,一般用于经济高度发达、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二是有动力处理,在苏州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运用较多;三是微动力-人工湿地生态净化处理,是当前我省太湖地区采用的主要模式;四是无动力处理设施,主要在苏南部分经济薄弱地区采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江苏太湖流域之所以能够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关键在于两条:第一,规划先行,制度保障。省住建厅、省农委等部门相继出台了《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规划》、《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技术指南》等一系列规划和政策性文件,2010年省人大还对《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进行了修订,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二,多部门联动,大胆创新管理方式。2009年,苏州市农林局与水务局联合成立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办公室,专职负责该项工作的推进、考核;2011年,常州市武进区农林局、环保局、财政局联合出台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了三部门职责。

  苏州市水利局副局长夏坚介绍,前几年“重在建设”,但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率不高,维护管养的经费也是个难题。近两年,苏州重点研究管护问题,今年2月苏州市政府下发了专门意见,着力解决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责任主体不清晰、运行经费来源不明确等方面的问题,要求因地制宜尽快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

  事实上,部门地区已尝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今年以来,苏州市吴中区区、镇二级各拿出150万,由区水务、财政和环保联合分开招标,选定了3家专业化的运行维护单位,负责全区93处独立设施的运行维护;常熟市则择优选定了一家专业的运行维护公司,由市住建局牵头,与设施产权方(各镇)、第三方运营公司签订了委托运行协议,住建负责运营日常监管、环保负责定期抽测水质、财政负责拨付运营经费。

  对于污水处理设施的种类,苏州市太湖办副主任洪维民认为不宜过多,“我想一个镇最多采用两三种方式,这样也便于管护。”他还提出: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住建部门、环保部门、太湖办都给予了补贴,能不能将这多种经费交给当地县一级政府统筹支配,以产生“握指成拳”的效用?(杭春燕)

编辑:申冉

上一篇:昆明转龙污水处理厂开工

下一篇:晋宁宝峰基地污水处理厂预计2013年底建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