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国内资讯 > 关注:科学治理我国污水 大学要有作为

关注:科学治理我国污水 大学要有作为

2012-07-26 11:17 分类:国内资讯 来源:慧聪水工业网

国务院发出《关于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的文件,确定了“三条红线”。即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降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率提高到60%以上;主要污染物纳入江河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这是关系到我们国家、社会持续发展的重大工程。日前记者随全国人大环资委组织的“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赴广东、宁夏考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记者看到,两地政府对这一制度都有认识、有思考、有行动,并开始着手落实,同时也注意到执行这一重大政策需要科技支撑,大学责无旁贷。

记者在考察中感觉到,由于缺乏对于水科学、水资源、水环境的深刻认识,官员、业者乃至社会公众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使用的认识还不到位。而水资源的监控、计量也是需要攻克的系统技术,水权交易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有专家指出,这些年我们国家的水循环状态并未发生大的改变,但是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城镇化。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有直接的,也有很多是间接的。许多所谓灾害,原本是自然界正常的循环往复现象,但是加入了人的因素,就变成了灾害。人类要避害,就要改变它,但是改变后的影响往往很复杂。比如大水灾,在原始状态下,5到8年发生一次,在淹没原野的同时也清理河道,滔滔洪水凭借巨大的势能冲入深海,所携带的污物很快被稀释、降解。而被一系列工程控制住的水系消除了大洪灾,均匀流淌的河流也在持续堆积沉淀。河水带来的污染缺乏强大水量冲刷,也聚集在河口浅海,形成越来越大的污染区域。现在我们种地上化肥,没人再去收拾脏臭的河泥,也加速了河道的淤积。这些改变,我们应该有应对之策。

听河海大学副校长朱跃龙教授介绍,围绕水科学作深入研究,开发关键技术是大学的责任,许多大学正在做,也希望更多的大学加入进来。特别是一些我们长期以来没有认识或认识不清的问题,像喷灌、滴灌、雾灌等农业技术可以大量节约水,但是用好这些技术的关键是了解作物生长规律与水的关系,包括一些细节。比如某种植物一生中何时最需要水,何时不需要水;它在某个阶段植株的哪个部分吸收水,是地下部分还是地上部分。把这些搞清楚了,才能既节水,又丰产丰收。现在很多地方是水质型缺水,就是由于污染,或水质本身有问题不适合饮用,比如高氟水。那么怎么提升水质,特别是溶解型污染即离子污染,是用碳吸附还是膜过滤,哪一种工艺更经济有效?还有一些耗时费力,需要学者、团队搞个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项目。朱教授认为,大学教授还要盯住一些关乎国家安全的大问题做文章。比如有些主要水系承担着几个省,数十个城市地区供水的重任,一旦出问题非同小可。

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们的基本国情。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粗放利用、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化解这一问题要靠制度、靠政策、靠改革,也要靠科学、靠技术、靠智慧。大学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在国家、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面前,要出思想、出智慧、出办法。

上一篇:家用净水器厂家与净水代理商如何度过蜜月期?

下一篇:北京灾后未出现疾病变异 问题水源恢复时间未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