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企业专栏 > 商务部管理医药零售,是福还是祸?

商务部管理医药零售,是福还是祸?

2010-03-01 10:42 分类:企业专栏 来源:中国营销传播网

   1. 把流通行业从整个医药产业链中单列,由商务部主管,可以说是我国医药行业管理的一项重大变革。这项变革对于药品流通行业最大的利好是什么?对于整个医药产业又将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答:由商务部主管才是拨乱反正,回归原本,商业流通归商务部管是正确的选择。其良好和积极的方面有: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而不是按照药监、卫生部部门的行政指令和自我利益来监管。自己举办、自己经营,又自己监管的做法肯定是不对的。

  •二可以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引进行业外资本,真正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三是卫生、药监部门由于没有利益关系,就可以监管得更客观与到位。

  2. 对应流通领域企业“多、小、散、乱”,流通秩序不够规范的现状,您认为哪些问题最干扰企业的日常运营及未来发展?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您有何建议?

  答:主要是政府的政策环境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比如

  •普要在第三终端的现款交易导致了一些医药公司倒卖税票和承兑,既不能保证老百姓用药安全,也扰乱了生产企业的价格秩序,同时破坏了区域保护政策,确实弊大于利。应该通过统招统配慢慢取消这样的经营行为。

  •第二是GSP认证问题,所有的公司最后都能通过认证,肯定不行,目前正在提高的GSP标准必须严格执行,让一部分商业公司退出市场,否则会造成同质化、劣质化经营,结果就是具有医院利益链的商业公司众多,永远会生存下去,打破的方法是医院利益链的重新划分和国家对医院系统的利益补偿机制的建立,以及政府买单的基层第三终端和第四终端配送格局的彻底规范和秩序重建,否则“多、小、散、乱”的局面还会存在下去。   

  3. 国家为减少药品流通环节进行过不少尝试,但实际效果往往不够理想,譬如说去年提出的两票制。作为医药流通行业的“新掌门人”,您希望他们在减少流通环节的做法上和过去有何不同?

  答:两票制或者几票制都不是根本的问题所在,关键是从源头做起,管控好出厂价,让底价过票彻底消失,让倒卖税票成为历史,这样问题就会减少。国家缩短流通环节的关键是想降低药价和预防过多环节导致的质量不确定性,但降价是双刃剑,既能减低我国医药行业整体的研发创新能力,又能洗牌提高产业集中度。  

  4. 在新医改中,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国家队药品流通行业的关注度不够,尤其是药品零售领域,甚至被戏称为“被遗忘的角落”。您希望商务部在改善药品流通企业“国民待遇”方面发挥哪些作用?

  答:确实如此,笔者也认为“医改是医改而不是药改”,医药政策只是为医改配套服务。如果医药分家不到位,医药零售肯定是配套的角色。卫生部在零售产业定位上不可能给予关注。希望商务部对药品零售有一个明确的产业定位。积极扶持药品零售做大,这是自我医疗和自我药疗必须的。  

  5. 如果说,选择一个您最希望商务部在2010年解决的行业问题,你的答案是什么?

  答:把药品零售和消费者自我药疗当成一个益国利民的产业整体规划和扶持。支持民族资本控股医药零售行业。  


上一篇:创新品类,N次方市场爆炸力

下一篇:LG明起在中国召回672台洗衣机 曾否认在华销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