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国内资讯 > 西安自来水市场调查:再生水利用率低

西安自来水市场调查:再生水利用率低

2014-03-25 09:22 分类:国内资讯 来源:西安日报

西安属极度缺水城市,面对几乎饱和的城市供水压力,“节流”已经迫在眉睫。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再生水利用推广方面,西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再生水利用率低,12%的年利用率距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提出的,2016年达30%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各方正为提高再生水利用率集思广益。
春节过后,西安北客运站附近出现了几个绿色的消防栓。有别于红色消防栓的是:这种消防栓利用再生水作为供水水源,出水主要用于绿化灌溉、市容洒扫及消防用水。再生水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标准,可以进行循环使用的水。
90%再生水未能利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用水量迅速增长。1991年西安市全年供水量为2.56亿立方米,到2013年已经增至4.27亿立方米;加之受极端天气影响,近两年黑河金盆水库入库流量锐减,供需水矛盾日渐突出。
西安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3.4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78立方米,仅为全省和全国人均的1/3和1/6,属于极度缺水的城市。
一方面城区饮用水供水水源基本达到满负荷运行,高峰供水时段还会产生末端管道压力不足、供水紧张的现象。另一方面水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大量再生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西安市水务局局长杨立曾公开表示,要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开源”的余地已经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关键还要在“节流”上下功夫——主要是提高再生水利用率。
事实上,西安市的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不但不低,相反名列前茅。
在住建部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2013年第4季度城镇污水处理工作情况的考核排序中,西安市21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190.1万立方米,连续3个季度在全国36个大中型城市综合考核中排名第一。2013年,全市污水集中处理量达到45259.32万立方米,城区集中污水处理率已达91.5%。
同时,城区再生水生产能力达到18.5万立方米/日。但由于管网建设滞后等原因,年利用量只达到6432.34万立方米,90%以上的再生水只能排入河渠。
据悉,目前总体铺设的再生水管网只有115km,主要分布在东郊浐灞生态区和西郊昆明路、枣园路、汉城路、大兴路以及高新锦业路、唐延路等片区。这些区域的特点是:要么距污水处理厂较近,要么附近有河湖生态景区。
3个水库的水去哪了?
今年3月1日,《西安市城市供水用水条例》正式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公共事业用水和景观用水,应当优先使用再生水。
西安市现有园林绿化、马路清扫及消防取水绝大部分为饮用水源。据西安市水务局测算,我市市容园林部门每年从消防栓取水1500万立方米,相当于3个大峪水库库容,可供西安800万市民饮用10天。
而本可大量使用再生水的洗车等社会行业普遍没有使用再生水。
针对这种情况,西安市水务局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加大再生水利用试点工作,推动污水处理及中水利用工作开展。现已建成污水处理厂21座,在建6座,并在其中6个污水处理厂建设了再生水利用工程,铺设再生水管网115km,建设完成28个再生水取水点,现有15个已投入使用,供水能力达230m3/h。
此外,以浐灞生态区、高新区等区域为重点,景观湖泊再生水利用也提上日程;水务局表示,将主动与市政部门联系,多建再生水取水点,用于市容取水。以一污、二污、四污和西三环、北客站沿线为重点,积极推进再生水设施和管网建设,全面提高再生水利用率。
2014年将新建污水处理厂5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6万立方米,新建再生水管网10公里,新增再生水日利用设施规模6万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
据西安市水务局负责人介绍,我市将在市政杂用、园林绿化、生态景观用水及工业用水等方面同时发力,逐步用再生水取代自来水,力争用3-5年时间,使全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年利用量达到1亿立方米。
2013年,西安市临潼区一家洗车中心率先使用再生水洗车。水源来自附近一家化工厂,该厂排出的废水经过处理,的确清洁透彻。由于洗车费用较其他洗车行低,因此一开始很受车主欢迎。但很快车主们反映,洗车后车身有异味,长期洗车发现车身表层漆没有了光泽。
而市容园林部门长期从消防栓取水的理由就是,养护植物和沿街洒水要使用自来水。
也有中水造成鱼类死亡的案例。
新的质疑产生了:再生水各项指标合格吗?敢用吗?
质量要看能不能养鱼
污水处理厂的终端,最终加药净化池旁砌了一个鱼池,几尾金鱼在里面悠然自得。
两家民营资本运营的污水处理厂通过此举,率先尝试向外界展示生产出的再生水质量。显然,这种效果最直观,也最有说服力。
再生水的概念很单一,但执行尺度比较宽泛。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标准,可以进行循环使用的统称再生水,但根据适用对象的不同,再生水质量标准实际是参差不齐的。
比较严格的是《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8918-2002一级A,这个标准最直观的效果就是“可以养鱼”。
自2011年起,西安市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84亿元,对各污水厂实施提标改造,两年内,该公司污水处理量增幅平均达25%,COD减排量增幅达到18%,氨氮减排量增幅达到33%,再生水指标终于由一级B提升到一级A。
3月21日,西安市水务局局长杨立在检查时说,都说自己生产的水“行”,质量达标。到底行不行?不要作假,各厂在出水口旁边建个鱼池,看能否养得活鱼,再说行不行。你的水可以养鱼,别人才敢用。
据了解,目前西安市成规模使用再生水的项目主要包括景观湖池补水、市政园林绿化及工业冷却。
西安市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日供再生水4万吨,其中96.2%用于西安热电厂冷却工业用水,1.8%用于建筑施工及生活杂用,2%为园林绿化及景观用水。2013年,向丰庆湖补水约10万吨,开创了我市首次大规模使用再生水作为景观补水的先例。
普遍认为,园林绿化及景观用水的再生水利用率还有很大的提高潜力。
按正常情况,护城河一次注水需水48万吨,一年换水四次就需要192万吨。2013年实现了70万吨再生水注入。未来牡丹苑、太液池、城市运动公园、文景山公园等再生水工程管网接通后,再生水补充景观用水将大大节约城市生活供水。
作为再生水利用的支撑性法规,《西安市城市供水用水条例》提出大力推广再生水利用:
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加快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步伐;
另一方面,要按照《条例》规定,加大对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和城市景观再生水使用情况的督促落实,分区管理,分类指导,层层推进,利用1-2年时间,实现再生水利用量的跨越式突破和提升。
再生水利用难题待破解
西安市市容园林局要求各区市容园林部门,在再生水达到的地区使用再生水进行道路保洁和园林绿化养护。但同时强调,目前全市只有28个再生水取水点,数量太少,分布不均,且水压较低,市区绝大部分道路和绿化区域再生水管道未到位。
管网建设滞后是困扰西安再生水利用的一大难题。
市容园林局建议在城市改造和新开发管网中增加中水管网建设,尽可能延伸现有管网。目前管网体系比较健全的浐灞生态区本是西安市污水处理厂最集中的区域,但也正因为此,该区修订出台了《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建设市政供水管网近60公里,并积极协调入区企业自建设施、充分使用再生水。
2014年,区内大唐热电厂、御锦城等单位实现再生水供应,浐灞汽车主题公园完成80%再生水管网铺设,多个企业和小区具备再生水使用条件,社区景观补水、道路保洁和绿化养护基本使用再生水。
利好消息是本月初实施的《西安市供水条例》明确了城市供水设施建设资金由财政拨付,要求“超前谋划水源工程,优先落实建设资金”。
西安市水务局供排水处处长肖冰认为,建设资金落实无疑有利于管网前期规划和建设。
管网建设以外,再生水的供应方——生产企业也面临几大问题。
市污水公司总经理孔繁涛说,主要是三个难题:污泥处置的去向和费用制约水厂运行;污水处理价格倒挂,生产经营压力大;建设资金短缺,筹资难度加大。
就说污水处理价格,这个最直观。”孔繁涛算了一笔账:我市现行污水处理结算价格为0.8元/吨(一级B标准),按目前公司测算的污水处理单位成本1.25元计算,仅为实际成本的64%,公司平均每处理一吨污水亏损0.45元。而且这几年污泥处置、提标改造、工程建设和物价人工都在上涨。
他同时建议政府充分考虑污泥处置的问题,从而使企业有效落实污泥无害化处理要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金鹏康指出,政府应加大再生水管网建设投资力度,不断提高再生水供应量。在建设投入方面可以考虑“政府建网,企业建厂”,广泛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尽快使我市再生水使用形成网络化,多点供水的格局,提高利用率。
在推广利用方面,西安市水务局希望社会提高节水意识和对再生水的认知度,加强对《西安市城市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条例》的普及,逐步扩大再生水使用范围,提高利用率。

上一篇:自来水异味106项指标为何难保水安全?

下一篇:水和苹果搭配:越吃越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