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国内资讯 > 山西生态补偿修复机制日益完善

山西生态补偿修复机制日益完善

2014-01-09 10:30 分类:国内资讯 来源:经济日报

天空湛蓝,阳光下,“八大连池”波光熠熠,高低起伏的松涛在风中涌动,十数个城郊森林公园首尾相接,站在太原市郊的西山上,任谁也无法想到这里曾经的样子。
“改造之前,太原市60%的污染都在西山地区。”太原市西山地区综合整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庞虹告诉记者。
多年的煤炭开采,造成了严重的土地塌陷和水土流失,为山西带来了上万亿元的资源环境损耗。统计显示,采1吨煤要损失地下水2.48吨,造成生态经济损失115元,目前山西采空区面积多达2万多平方公里,占到了全省国土面积的八分之一。
如今,以煤补绿,建设美丽山西成为了全省上下的一致共识。山西省大规模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生态环境修复保护机制,在黑色煤炭对绿色生态的大力反哺下,山西省多地的绿水青山重现。
企业赚钱、而生态危害由政府和居民埋单的状况必须改变。2007年,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在山西省正式启动,目的就是建立煤炭开采综合补偿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弥补煤炭开采给山西造成的历史欠账。根据使用分配方案,此项基金的50%将用于跨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包括治理煤炭开采所造成的水系破坏、大气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退化及土地破坏和沉陷引起的地质灾害等。
2007年以来,数百亿元的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被投入到了跨区域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中,断流多年的山西母亲河——汾河的重新涌流让三晋百姓欢欣不已。除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之外,太原西山地区生态综合治理、其余10个市每市一项“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应急水源等六大水利工程、造林绿化工程、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循环经济项目等重点工程都得到了巨大的支持。
“挖一吨煤种一棵树”、“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山西煤炭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按照吨煤10元的标准提取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其中30%左右用于造林绿化。在“以煤补林”机制带动下,近年来山西省每年林业投入资金近100亿元,是林业投入最多的时期。
此外,山西积极创新生态治理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山西省林业部门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建立中国绿色碳基金山西专项,筹集4820万元开展碳汇造林。太原市将企业作为投资主体,把西山的山水作为市场资源配置,实现西山山水生态资源资本化。
近年来,山西省造林以每年400多万亩速度递增,成为全国森林资源增幅最大的省份之一。全省水土流失强度明显减轻,面积明显减少,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5年来,山西省地下水位平均每年上升约1米。目前,山西11个设区市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纳入国家考核的5个重点城市全部退出全国22个严重污染城市之列。
据介绍,山西还将进一步探索、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修复机制,并将全面建立“污染者付全费制度”,从而进一步加强生态恢复的制度和资金保证。

上一篇:长沙邀50余家企业献策浏阳河治污

下一篇:净水器种类繁多 消费者购买一头雾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