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国内资讯 > 打出“组合拳” 合力“兴水治水”

打出“组合拳” 合力“兴水治水”

2011-09-19 09:00 分类:国内资讯 来源:福建日报

             水利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15日召开的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提出,要为福建发展提供放心水、平安水、高效水、生态水。要实现“四水”目标任务,关键在解决好钱从哪里来、项目怎么安排、责任如何落实、发展体制机制怎么创新等问题?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等有关部门,从投资、规划、项目管理、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入手,打出“组合拳”,合力“兴水治水”。

钱从哪里来?

根据现有政策,各级可从车辆通行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地管理费等政府性基金和规费收入中,提取3%用于水利建设;各市、县(区)收取的江海堤防维护管理费、中央对地方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也要按规定用于水利项目。

但面对基层庞大的历史“欠账”,水利投入不足仍然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必须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着力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

“中央1号文件提出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这是对水利最直接、最有力的政策之一。”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已拟定具体实施办法,将及时、足额、准确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同时,省级按30%比例统筹的土地出让收益,也将全部用于粮食主产区、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和山区县农田水利建设。从今年起,各级财政部门将严格按照中央要求“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资比2010年高出一倍”,并按照支农资金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的要求,调整支出结构,明显提高财政性资金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幅度。

今后5年,省发改委也将进一步把水利建设作为省预算内投资安排的重点和优先领域。今年,我省有多个重大水利项目列入建设计划,省发改委已筹措经费2亿元,用于支持项目开展前期工作。从今年起至2020年,每年安排省级预算内投资1000万元,配套中央投资安排16个县建设新增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除政府加大投入外,解决水利建设项目资金短缺问题,还要调动百姓和社会力量。据介绍,我省将成立福建省水利投资发展公司,由该公司作为省级水利建设融资平台,合理合规开展融资工作。另外,发挥财政杠杆作用,采取金融支持、财政贴息、担保补贴和先建后补等办法,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对符合水利发展规划,由民间资本投资兴建的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安全、山地水利、蓄引调水、防洪挡潮、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土保持、农村水电扩容改造等水利项目,享受与国有、集体投资项目同等的财政补助政策。

项目怎么安排?

水利建设资金来之不易,必须把项目做实、做细,才能确保水利工程建得成、用得好、长受益。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认为,首先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水资源环境承载力,结合防洪、供水、发电、生态等内容,增强水利项目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 

            目前,省水利厅正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河网水系、水资源分布情况,规划建设一批蓄水、引水、调水工程,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构建“南北相接、纵横互济”的福建大水网格局。同时,抓紧开展闽江防洪工程、晋江防洪工程、平潭引调水工程等重大水利设施项目前期规划,编制乡镇防洪工程建设、水源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安全等专项规划。

根据计划,今年我省将着重抓好水利资金投入、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等任务,确保年度130亿元资金到位,解决200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除险加固60座小型水库、治理20条中小河流。

责任如何落实?

水利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部门将打造一批造福子孙后代的标志性工程,构建福建防汛安全和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把重点放在覆盖面宽、受益面广、牵动千家万户的小农水、饮水安全、水库除险和中小河流治理等民生水利工程上。

水利部门还将简化审批程序,凡能够下放到市县区审查审批的项目坚决下放,凡能在网上审批的项目,不搞层层报批、多头审批。同时,组织水利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走出机关、深入一线,为基层提供最直接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力争10月底前,全省1454座水库都有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承担技术把关、科学调度的责任。

省发改委表示,要加强水利重点项目管理。进一步加快闽江上游建溪三期、富屯溪三期(邵武段)、木兰溪三期(荔涵段)、九龙江北溪防洪三期(新罗、漳平段)等防洪工程,何家陂水库、黄沙坑水库等水源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按时间节点要求完成投资计划。要加强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管,重点督查水利水下隐蔽工程建设,重点稽查江河治理工程、水库(闸)除险加固、水源控制性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民生水利项目,确保建得成、用得好、长受益。

体制机制怎么改?

加快水利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我省重点领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在三方面——

强化水资源需求侧管理。探索建立覆盖水源、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回用各管理环节的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建立有利于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水价形成机制。

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对新建大中型水利工程,试行工程总承包和代建等新的管理模式;对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以县级区域为单元组建一个项目法人进行集中管理;对小型农田水利等公益性水利工程,积极推广农民直接参与的建设管理新模式。

同时,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引导激发广大农民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

上一篇:保护水资源从减少“水足迹”做起

下一篇:唐建国:四种污泥处理前沿技术介绍

分享到